1、《論十大關系》及其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的基本方針
毛澤東先后在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和5月2日最高國務會議上作《論十大關系》的報告。這十大關系,圍繞一個基本方針,即“一定要努力把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一切積極的因素,直接的、間接的積極因素,全部調動起來,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2、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線及其意義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
大會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執政黨建設提出了正確的指導方針在經濟建設上,大會堅持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方針。在政治建設上,大會要求繼續加強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加強國內各民族的團結;繼續鞏固人民民主統
一戰線;逐步制定完備的法律,建立健全的法制。在執政黨建設上,大會強調要提高全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水平,健全黨內民主集中制,堅持集體領導制度,反對個人崇拜,發展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強黨和群眾的聯系。
意義:中共八大為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制定的路線是正確的,提出的許多新的方針和思想是富于創造精神的。大會集中全黨智慧總結提出的探素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成果,對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黨的事業的發展有著長遠的指導意義。
3、《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1957年2月,毛澤東在擴大的最高國務會議上發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提出要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
4、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分析
毛澤東科學分析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指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這些子盾可以經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自我調整和完善,不斷地得到解決。這實際上為積極促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石。
5、毛澤東關于正確區分兩類社會矛盾以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思想及其意義
毛澤東在文章中概括提出了區分和處理敵我和人民內部兩類矛盾的學說。他說:社會主義社會存在著敵我之間和人民內部兩類性質根本不同的矛盾,前者需要用強制的、專政的方法去解決,后者只能用民主的、說服教育的、“團結一批評一團結”的方法去解決,決不能用解決敵我矛盾的方法去解決人民內部的矛盾。
毛澤東提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有個重要的指導思想,這就是:“團結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一場新的戰爭一一向自然界開戰,發展我們的經濟,發展我們的文化,使全體人民比較順利地走過目前的過渡時期,現固我們的新制度,建設我們的新國家。
《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是一篇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文獻。它運用馬克思主義對立統一規律,創造性地闡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學說,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發展,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共八大路線,對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
6、整風運動與反右派斗爭
中國共產黨進行整風是在1956年11月召開的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正式提出的。全會認為,必須警惕和防止干部特殊化和脫離群眾的危險,要采取整風方法,同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官僚主義的傾向作斗爭,并確定下一年開展全黨整風。
對極少數右派分子的進攻實行堅決反擊,是完全正確的和必要的。在涉及重大政治原則的大是大非問題上如果不能旗幟鮮明,就會造成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混亂。這方面黨取得的經驗,是寶貴的,有長遠意義的。但是反右派斗爭被嚴重地擴大化了反右派斗爭嚴重擴大化的一個重要影響,是1957年10月至11月召開的中共八屆三中全會開始改變黨的八大關于社會主要矛盾的正確判斷,認為當前國內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