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到壟斷
1.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
(1)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大體分為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兩個階段,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又可再分為私人壟斷或一般壟斷資本主義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兩個階段。
(2)列寧把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經濟特征概括為五點:壟斷在經濟生活中占統治地位;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的統治;資本輸出在經濟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國際壟斷同盟在經濟上瓜分世界;壟斷資本主義列強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2.壟斷的形成
自由競爭必然會引起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當生產和資本集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自然而然地走向壟斷。壟斷是指一個或幾個大型企業占有一個經濟部門的全部或絕大部分的生產或流通份額,并因此達成協議,壟斷該部門的生產或流通,控制相關商品的價格,從而獲取高額壟斷利潤的情況,壟斷也可稱作獨占。
3.壟斷組織的形成與發展
(1)20世紀上半期,較為重要的壟斷組織形式有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20世紀后半葉,壟斷組織的形式又有較大發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聯合企業的興起。
(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壟斷統治進一步加強,主要表現在:企業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導地位;企業規模擴大,壟斷程度提高;壟斷組織的生產經營多樣化,混合聯合企業大量涌現;壟斷組織向國際化方向發展,跨國公司迅速增加。
4.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的形成及其統治
(1)金融資本是由壟斷的工業資本和銀行資本,通過金融聯系、資本參與和人事參與,融合或混合生長構成的一種新的資本形式,是壟斷資本主義國家中社會經濟生活各個方面實際上的統治者。
(2)金融寡頭是掌握了金融資本,操縱國民經濟命脈,并在實際上控制國家政權的少數壟斷資本家或壟斷資本家集團。
①金融寡頭在經濟上的統治主要是通過實行“參與制”實現的。參與制是通過控制一定數量的股票,從而層層控制許多企業的經濟上的統治方式。
②金融寡頭在政治上的統治主要是通過“個人聯合”的方式實現的。此外,金融寡頭還可以通過建立政策研究咨詢機構等方式來對政府的政策施加影響,通過掌握輿論工具、新聞媒介來對社會生活施加影響,從而實現其對社會經濟生活的統治。
5.壟斷和競爭
自由競爭引起生產集中,生產集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自然而然地走向壟斷。壟斷產生后,競爭依然存在,而且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競爭的主體、形式、內容和激烈程度,都較之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階段有新的發展。
6.壟斷利潤及其來源
(1)壟斷利潤即壟斷資本憑借其在生產和流通中的壟斷地位所獲得的大大超過平均利潤的高額利潤。壟斷資本所獲得的高額壟斷利潤,歸根到底來自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所創造的剩余價值。
(2)壟斷利潤主要是通過壟斷組織制定的壟斷價格來實現的。壟斷價格是壟斷組織在銷售或購買商品時,憑借其壟斷地位規定的、旨在保證獲取最大限度利潤的市場價格。
(3)壟斷價格和壟斷利潤的出現,并沒有否定價值規律,相反,是價值規律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作用的具體體現。
二、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1.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1)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即資本主義國家政權與壟斷資本相結合的資本主義。其產生歸根結底仍然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和結果。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就已產生。列寧指出:“以自由競爭為基礎的舊資本主義已被這場戰爭徹底摧毀,它已經讓位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2)戰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大發展的原因。包括六點:僅靠私人壟斷資本的力量,無法滿足大規模經濟建設所需要的巨額資金;在一些大規模公共設施的建設上,私人壟斷資本無能為力或不愿進行投資建設;一些大型、基礎性、前導性的科學研究項目,也是私人壟斷資本不愿涉足的領域;日益嚴重的生產過剩問題僅靠私人壟斷資本難以解決;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要求國家出面進行某些宏觀經濟調控;在經濟利益關系的調整方面,國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來越重要。
(3)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三種類型:國家直接掌握的壟斷資本;國家和私人資本在企業內部的結合;國家和私人資本在企業外部的結合。
(4)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宏觀經濟調控。資本主義國家宏觀經濟管理與調節的總任務,是促進市場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國家對國民曼經濟進行間接調節與控制,主要是運用經濟手段,通過經濟政策的制定、經濟杠桿的運用,還可以通過計劃的指導,間接地引導私人資本按照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所希望的方向發展。這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控的主要方式。
(5)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其實質是:是私人壟斷資本利用國家機器來為其利益服務的手段;是私人壟斷資本為了維護壟斷統治和獲取高額利潤而同國家政權相結合的一種形式;是資本主義國家在直接參與社會資本再生產活動中,代表壟斷資產階級總體利益并凌駕于個別壟斷資本之上,對社會經濟進行調節的一種形式。
2.壟斷資本在世界范圍的擴展
(1)資本輸出。資本輸出的形式有多種,從資本形態上來看,可分為借貸資本輸出和生產資本輸出兩種類型;從資本輸出的主體來看,則可分為私人資本輸出和國家資本輸出兩種類型。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對外資本輸出,是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確立和鞏固金融資本對世界統治的重要工具,是國際壟斷的基礎。資本輸出對資本輸出國與輸入國乃至整個世界經濟格局,都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2)國際壟斷組織的產生和發展。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經濟領域中的競爭,發展到一定程度,也會形成壟斷,即國際壟斷。各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組織,通過訂立協議建立起國際性的壟斷組織的聯盟,即國際壟斷同盟。早期的國際壟斷組織主要是國際卡特爾,當代國際壟斷組織的形式則以跨國公司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壟斷同盟為主。
(3)帝國主義列強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為了維持資本主義在世界上的統治,獲取高額海外利益,除了在經濟領域瓜分勢力范圍之外,帝國主義國家還采取政治、軍事手段從領土上瓜分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對世界的統治也由舊殖民主義轉為新殖民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