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安徽工程大學國際工程師學院啟用暨新一輪市校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國際工程師學院校區舉行。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慶承松,蕪湖市委書記潘朝暉,蕪湖市委副書記、市長單向前,校黨委書記劉寧,黨委副書記、校長王紹武等參加活動。
出席本次活動的領導和嘉賓還有蕪湖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宣傳部長張志宏,蕪湖市副市長賀東,蕪湖市政府秘書長湯德余;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禮進,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馮武堂,安徽海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何承發,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于河山,學校杰出校友、安徽中電興發與鑫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束龍勝等戰略合作企業代表;校黨委副書記蘇國紅,副校長葉常林,校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王紅月,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費為銀,校黨委常委、副校長鄭健。蕪湖市經開區、鳩江區,市教育局、科技局、財政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學校各學院、各部門黨政負責人及師生代表參加儀式。啟動儀式由我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國際工程師學院院長、管委會主任郭興眾同志主持。
慶承松代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表示祝賀和感謝。他指出,多年來,安徽工程大學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學科建設為龍頭、隊伍建設為關鍵、科學研究為支撐,深化改革創新,提升辦學水平,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蕪湖市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打造長江經濟帶重要核心區提供了有力支撐,為助力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他強調,國際工程師學院啟用和新一輪市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是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打造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的重要舉措,是學校堅持改革創新、銳意進取的突出成果,是地方黨委政府關心支持教育、優先發展教育的典型范例,對提升學校辦學水平、豐富蕪湖城市內涵、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他希望學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以國際工程師學院啟用為新起點,改革為先、干字當頭,奮力開創學校建設發展新局面,努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美好安徽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他表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將繼續關心和支持安徽工程大學改革發展。
潘朝暉在講話中指出,本次活動是市校雙方共同的一件大事、喜事,是安徽工程大學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盛事、要事,更是市、校、企三方合作,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提出“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聚居地”要求的具體體現。他說,近年來,安徽工程大學辦學質量不斷提升,為社會培養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為國家經濟社會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為蕪湖市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產業振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動了蕪湖經濟社會發展,市校合作十分密切、成果豐碩,雙方共建了國際工程師學院、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增材制造研究院等一系列平臺,實現了教育與產業的互促共進、協同發展。他表示,在接下來的市校合作、產教融合中,會將教育、人才培養與蕪湖市產業發展更加緊密的結合起來,下好創新“先手棋”。他誠摯邀請安工程學子就業在蕪湖、創業在蕪湖、安家在蕪湖、興業在蕪湖,共同把產教融合這篇大文章做好,把蕪湖的產業和個人的事業發展得更好。
劉寧在致辭中指出,建設國際工程師學院是響應國家產教融合政策的積極探索,是落實學校和蕪湖市戰略合作的具體實踐,是學校內涵式發展的突出成果。校區占地面積532畝,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辦學規模為7000名學生,設置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首批1600余名學生已按時入駐。他指出,國際工程師學院的啟用,改善了學校辦學條件,拓展了學校辦學領域,強化了學校辦學特色,標志著學校進入“一校兩區”的新的發展階段,為實現學?!皣鴥戎?、省內一流的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目標和國際工程師學院“國際化、工程化、企業化、多元化”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他表示,學校將以國際工程師學院啟用和新一輪市校戰略合作為契機,精準對接蕪湖市和區域產業人才、產業創新、產業合作需求,不斷深化校地合作、拓寬合作領域、加大合作力度,積極為蕪湖市打造國家創新型城市、當好皖江崛起排頭兵提供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撐;學校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堅守立德樹人初心,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戰略機遇,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持續深化綜合改革,努力為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學院教師代表、電氣工程學院教授黃宜慶,學生代表、2018級機器人工程專業劉佳佳同學發言。
在儀式活動現場,參會領導和嘉賓為“安徽工程大學國際工程師學院”揭牌,市校雙方還簽署了《蕪湖市人民政府與安徽工程大學戰略合作協議》。
儀式結束以后,參會領導和嘉賓參觀了國際工程師學院圖文信息中心、教學中心、實訓中心、學生書院、學生食堂等場所和校容校貌,對國際工程師學院 “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理念、建筑風格、教學條件、生活保障和信息化水平給予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