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國際公法調整的主要是( )
A.國家之間的關系
B.具有涉外因素的民商事主體之間的關系
C.一切跨越國界的行為或事件
D.國家和個人的關系
2.國際法院在1950年的“庇護權案”中認為習慣規則必須( )
A.有一定數量的國家實踐
B.在一段相當長的時期內被遵從
C.建立在穩定的和前后一致的慣例上
D.被承認為是一種法律義務
3.自衛權的行使,需強調的是( )
A.不必以受到武力攻擊為前提
B.必須以受到武力攻擊為前提
C.可在安理會采取必要辦法以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之后
D.可基于擊退武力攻擊或懲罰的目的使用武力
4.從國家形式來說,法蘭西共同體屬于( )
A.聯邦
B.邦聯
C.單一國
D.特殊的國家集合體
5.規定外國人在居留國所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的法律是( )
A.外國人國籍國法
B.居留國的法律
C.《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D.《世界人權宜言》
6.我國《引渡法》規定,向外國提出引渡請求的機關是( )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檢察院
C.公安部
D.外交部
7.關于國際河流,說法正確的是( )
A.所有商船、軍艦享有自由航行權
B.其主權屬于所有流經國
C.經各沿岸國的部分屬于各沿岸國的領土,各沿岸國擁有主權
D.其主權屬于特別設立的國際委員會
8.支配巴拿馬運河的法律制度是( )
A.巴拿馬的國內法
B.各沿岸國的國內法
C.國際條約
D.沿岸國的國際協定
9.以時效作為領土取得方式已失去其現實意義的原因是( )
A.世界上的無主地幾乎沒有了
B.違反了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國際法基本原則
C.《維也納條約法公約》已明確規定其無效
D.作為其合法性基礎的戰爭本身是非法的
10.各國普遍承認可享有領海無害通過權的是( )
A.商船
B.潛水艇
C.政務船
D.軍艦
11.從領海基線量起不超過200海里,在領海以外并鄰接領海的區域稱為( )
A.大陸架
B.毗連區
C.專屬經濟區
D.內水
12.把航空器主要看成是犯罪行為的場所的國際公約是( )
A.1963年《東京公約》
B.1970年《海牙公約》
C.1971年《蒙特利爾公約》
D.1988年《蒙特利爾公約附加議定書》
13.《外空公約》將國家在外層空間的探索和利用活動定性為( )
A.國家主權支配的對象
B.公有物
C.非交易物
D.全人類的事務
14.國家之間互派使館館長的等級由( )
A.派遣國決定
B.接受國決定
C.雙方協商決定
D.國際公約具體規定
15.外交官享有管轄豁免權的情況是( )
A.私有不動產之物權訴訟
B.作證義務
C.遺產維承訴訟
D.私人商務活動訴訟
16.國際法院裁斷國際爭端時首要的法律淵源是( )
A.國際條約
B.國際習慣法
C.各國承認之一般法律原則
D.公法學家之學說
17.從未被承認具有締約能力的是( )
A.國家
B.政府間國際組織
C.解放運動組織
D.個人
18.判斷一國國際不法行為是否可以歸于國家的依據是( )
A.行為國國內法
B.受害國國內法
C.國際法
D.國際慣例
19.以同意為由免除國家責任,符合條件的是( )
A.受本國或外國某些勢力擺布的傀儡政權表示的同意
B.軍用飛機也和經同意飛越他國領空的商用飛機一樣飛越該國領空
C.經他國同意的違反一般國際法某一強制性規范的行為
D.由能夠代表國家意愿的機關以明確的方式自愿作出
20.以危難為由免除一國國際責任,只限于( )
A.人的生命遭受危險的情況
B.對抗某項嚴重迫切的危險
C.實際上不可能履行國際義務
D.絕對不可能履行國際義務
21.屬于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的是( )
A.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B.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C.世界貿易組織
D.歐洲聯盟
22.《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公約》締約國對經濟及文化權利的實現所承擔的義務是( )
A.立即實施
B.消極不作為
C.逐漸促進
D.不可克減
23.《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的相同之處是( )
A.均以《世界人權宣言》為基礎
B.宣告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的“松緊相同
C.約文在法律上的精確性相同
D.實施措施的強度相同
24.人權成為國際法的主要調整對象之一,始于( )
A.17、18世紀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時期
B.第一次世界大戰后
C.19世紀傳統國際法逐漸成熟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戰后
25.國際爭端的解決方法由( )
A.國際上權威裁判機關決定
B.申訴國決定
C.被訴國最高法院決定
D.當事國自愿選擇適用
26.當事國的分歧只涉及事實問題時,常采用的國際爭端解決方法是( )
A.談判
B.調查
C.斡旋
D.和解
27.國際法院15名不同國籍的法官的選任原則是( )
A.有當事國國籍的法官必須回避
B.代表世界各大文化和各主要法系
C.當事國有權選派一位特別法官代表其國家
D.法官各自代表其國籍國
28.最后通牒是一種( )
A.談判
B.調解
C.具有直接效果的宣戰
D.附條件的宣戰
29.1929年以后各次的《日內瓦公約》( )
A.僅適用于國家間的戰爭或武裝沖突
B.可以適用于有非締約國參加的戰爭或武裝沖突
C.僅在交戰國均為締約國的情況下才適用
D.只適用于戰地傷病員
30.首次規定戰爭罪犯應負個人國際刑事責任的是( )
A.《巴黎非戰公約》
B.《聯合國憲章》
C.《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
D.《海牙第四公約》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31.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方法可歸納為( )
A.干涉
B.政治方法
C.行使自衛權
D.法律方法
E.通過國際組織解決國際爭端方法
32.現代國際法的主體有( )
A.國家
B.國際組織
C.爭取獨立的民族
D.軍事同盟
E.跨國公司
33.通過全民公決的方式決定領土變更,應具備的條件包括( )
A.通過雙邊談判簽訂邊界條約
B.有合法和正當的理由
C.提交仲裁或國際司法程序
D.沒有外國的干涉、威脅和操縱
E.由聯合國監督投票
34.用于外空活動的基礎性法律制度有( )
A.外層空間與空氣空間的劃界制度
B.外層空間的法律地位
C.登記公開制度
D.宇航員救援制度
E空間損害責任制度
35.《關于危險活動造成的跨界損害案件中損失分配的原則草案》中所謂的“損害包括( )
A.人員死亡或人身傷害
B.財產的損失或損害
C.環境受損而引起的損失或損害
D.恢復財產、環境,包括自然資源的合理措施的費用
E.合理反應措施的費用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36.簡述條約在一國國內適用的方式。
37.簡述外國人待遇的一般原則。
38.簡述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的區別。
39.簡述條約解釋的一般規則。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14分。
40.試論國際組織的法律人格。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14分。
41.甲國某市A區政府與乙國人ack簽訂了一項商業交易的書面協議,在協議中約定將有關商業交易的爭議提交仲裁。Jak與A區政府發生合同爭議A區政府主張依仲裁條款通過仲裁解決合同糾紛ack在位于乙國的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起訴,請求法院裁定該仲裁條款無效并作出判決。
請問
(1)A區政府是否為國家豁免的主體?為什么?
(2)A區政府是否有權對該法院就Jack提起的訴訟援引管轄豁免?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