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03709《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題干】馬克思主義是指( )
A.僅指馬克思的理論
B.僅指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論
C.包括所有稱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
D.包括馬克思和恩格斯及其后繼者的理論
【答案】D
【解析】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為他們的后繼者所發展的,以反對資本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目標的科學的理論體系,或者簡要地說,它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2.【題干】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表現在( )
A.崇高的社會理想和堅實的實踐基礎
B.徹底的批判主義和鮮明的政治立場
C.豐富的理論來源和科學的理論內涵
D.完備的理論體系和嚴密的邏輯結構
【答案】B
【解析】與克思主義的革命性,表現為它的徹底的批判精神和鮮明的政治立場。
3.【題干】承認世界具有統一性的理論是( )。
A.唯物論
B.辯證法
C.一元論
D.可知論
【答案】C
【解析】承認世界的統一性,認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有一個共同的本質或本原,這種哲學就是一元論。
4.【題干】光陰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反映的時間具有( )。
A.客觀性
B.一維性
C.有限性
D.永恒性
【答案】B
【解析】時間的特點是一維性,即時間總是朝著一個方向向前發展。既不是循環,更不是倒退,也就是具有不可逆性。人們通常說的“光陰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能回”“失落黃金有分量,錯過光陰無處”“尋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等諺語都說的是時間的一維性特點。
5.【題干】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指( )。
A.堅持“兩點論”
B.堅持理論聯系實際
C.堅持“重點論”
D.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答案】D
【解析】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確解決矛后的關鍵。
6.【題干】假象同真象一樣是客觀存在的,是( )。
A.唯物論
B.辯證法
C.折衷主義
D.辯論
【答案】A
【解析】有些現象與本質是一致的,叫做真象:有些現象與本質似乎不一致,叫做假象。假象、真象都是客觀存在的,這是唯物論的觀點。
7.【題干】對一個其體事物展開認識的完整過程( )。
A.感性認識一一理性認識一一實踐
B.實踐一一理性一一感性
C.感性一一實踐一理性
D.實踐一一感性一理性
【答案】A
【解析】認識在實踐中產生,顯示感性認識,然后上升為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回到實踐,這是個由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的完整的認識過程。
8.【題干】在真理觀上堅持辯證法,就必須承認( )。
A.真理是主體對客體的正確認識
B.真理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
C.真理的檢驗標準只能是實踐
D.真理既是完整的又是具體的
【答案】B
【解析】真理是客觀的,又是絕對的和相對的。承認真理的客觀性,這是在真理問題上堅持了唯物論:承認真理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這是在真理問題上堅持了證法。任何真理都是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這就是真理觀上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一。
9.【題干】檢驗認識具有真理性,就是檢驗( )。
A.與領袖理論相符合
B.與書本知識相符合
C.與客觀實際相符合
D.與邏輯則相符合
【答案】C
【解析】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能是實踐,實是?種感性的物質活動,實踐的主體、客體、手段、結果都是客觀實在,都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把實踐作為檢驗認識是否真理的標準,是真理的客觀性的必然要求。
10.【題干】社會存在是指( )。
A.生產力各個要素的總和
B.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總和
C.生產關系各個方面的總和
D.社會物質生活的總和
【答案】D
【解析】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包括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方式。
11.【題干】生產關系的范時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的( )。
A.政治關系
B.經濟關系
C.交往關系
D.協作關系
【答案】B
【解析】生產關系是指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經濟關系。
12.【題干】經濟基礎定上層建筑是指( )。
A.任何社會的上層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經濟基礎
B.任何社會的上層建筑都產生于它的經濟基礎之后
C.上層建筑的任何部分的變化都與它的經濟基礎的變化同步
D.上層建筑的任何部分的變化都與它的經濟基礎直接相關
【答案】A
【解析】經濟基礎是上層建筑的物質根源,上層建筑是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產生的。
13.【題干】人的本質是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句話是在強調( )。
A.人與人的區別
B.人與動物的區別
C.一切人共有的本質
D.人的肉體存在及其特性
【答案】A
【解析】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一對人的本質的界定,講的不是人與動物的區別,是人與人之間的區別,既包括不同時代的人之間的區別,又包含同時代處于不同社會地位的人之間的區別。所以它講的不是一切人所有的共同本質,而是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的本質,即人的具體本質。
14.【題干】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率的關系是(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同比例變化
D.沒有關系
【答案】B
【解析】商品價值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15.【題干】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基本條件( )
A.芳動者喪失一切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
B.勞動者擁有人身自由且喪失一切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
C.勞動者擁有人身自由且喪失一切生活資料
D.勞動者有人身自由且喪失一切生產資料
【答案】B
【解析】勞動力成為商品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勞動者有人身自由,勞動者必須有權支配自己的勞動力,才可能把它作為商品出賣。二是勞動者喪失了一切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除了自己的勞動力以外一無所有,必須靠出賣勞動力為生。
16.【題干】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資本積累后果的是( )。
A.工作日的延長
B.相對過剩人口的形成
C.資本有機構成提高
D.貧富兩極化擴大
【答案】A
【解析】資本積累的后果主要有三個:一是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三是相對過剩人口即失業人口的形成,三是嚴重的貧富兩極分化。
17.【題干】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國家制度
B.黨制度
C.民主制度
D.選舉制度
【答案】A
【解析】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就是資產階級為實現其階級專政而采取的統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種相關度的總和。它主要包括資本主義的國家制度、政黨制度、選舉制度、三權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其中國家制度是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核心。
18.【題干】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同家壟斷資本主義階段所處的階段是( )。
A.自由競爭
B.私人壟斷
C.壟斷競爭
D.寡頭壟斷
【答案】B
【解析】一百多年來,壟斷資本主義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有很大發展,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壟斷資本主義又有了一些新的發展變化。這以前的壟斷主要是私人壟斷,或稱一般壟斷,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出現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國家或者說政權的力量日益深入地介入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域,國家壟斷取代私人壟斷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新形式、新特征。
19.【題干】當發生金融危機時,資本主義國家為某些私人企業注入一部分資金,這是( )
A.資本主義國家建立國有經濟和國有企業的一種方式
B.資本主義國家為管理國民經濟計劃的一種方式
C.國家和私人企業的外部結合
D.國家與私人企業的內部結合
【答案】D
【解析】國家和私人資本在企業內部的結合,也即資本主義國家中的國有資本與私人資本結合在個企業中的經濟形式。這種結合,既可以是國家和私人資本共同投資于一個新的企業也可以是國家通過出售一部分國有企業的股份,從而形成國家和私人資本共有的企業,也可以通過國家收購一部分原私有企業的股份而形成國家與私人資本相結合的企業。
20.【題干】當代國際壟斷組織最主要的形式是( )。
A.國際卡特爾、辛迪加和托拉斯
B.國際辛迪加、托拉斯和跨國公司
C.國際托拉斯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聯盟段同盟
D.跨國公司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樂壟斷聯盟
【答案】D
【解析】當代國際壟斷組織的形式則以跨國公司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壟斷同盟為主。
21.【題干】為全社會占有生產資料和共同組織社會化大生產準備了最充分的物質條件和經濟條件的是( )。
A.自由竟爭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B.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C.國家經濟的產生和發展
D.世界市場的產生和發展
【答案】B
【解析】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為全社會占有生產資料和共同組織社會化生產準備了最充分的物質條件和經濟條件。
22.【題干】《鳥托邦》為早期空想社會主義的著作,其作者為( )
A.傳里葉
B.圣西門
C.歐文
D.莫爾
【答案】D
【解析】早期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作是英國莫爾寫的《烏托邦》和意大利人康內拉寫的《太陽城》。他們在自考的著作中無情地批判了資本主義的種種罪悉,但提出和描繪的理想社會卻充滿著空想性質。
23.【題干】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為( )。
A.共產主義者同盟
B.中國共產黨
C.俄國布爾什維克黨
D.德國社會民主工黨
【答案】A
【解析】1847年年底馬克思和恩格斯受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委托起草于1848年2月發表的《共產黨言》,是社會主義思想史上的第一個性文件,它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公開面世。
24.【題干】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社會形態,共產主義的物質基礎是( )
A.與繁榮的封建社會相當的社會生產力
B.遠遠高于以往一切社會的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
C.與資本主義國家相當的社會生產力
D.建立在信化、智能化基礎上的社會生產力
【答案】B
【解析】共產主義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社會形態,它的物質基礎,是遠遠高于以往切社會的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
25.【題干】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的歷史使命和共同景為( )。
A.實現國家文明和諧
B.實現公民自由平等
C.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D.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答案】D
【解析】我國當前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中國特色社公主義是我國人民的歷史使命和共同理想。
二、簡答題(共5題,每題6分。共30分)
26.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態度是不把它當做教條,而是當做行動的指南。簡述其理由。
【答案】
(1)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它不是提供對一切問題的現成答案。那種試圖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尋章摘句,尋找解現實題直接答案的做法,不僅達不到目的,且是十分有害的。
(2)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行動的指南,就必須從客觀存在的實際情況出發,而不能從馬克思主義一般原理出發。只有把馬克思主義的一般原理與本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才能真正發揮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作用,制定出適合本國情況的路線、鋼領、方針、政策,并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對它們加以適當的調整。
【考點】緒論一學習、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27.辯證唯物主義的反映論與舊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對于認識的本質的回答有什么不同。
【答案】
(1)舊唯物論的機械的反映論認為認識主體是單純的有生命的存在物:辯證唯物論的能動的反映論則是結合主體的社會性、實踐性和能動性考察主客體之間的關系。
(2)舊唯物論的機械的反映論對待客體是消極的認識:辯證唯物論的能動的反映論認為認識是反映與創造的統一。
【考點】認識的本質及其規律一認識的本質
28.簡述剩余價值生產的基本方法。
【答案】
(1)絕對剩余價值: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工作日的對延長而生產的剩余價值,叫做絕對剩余價值。提高勞動強度而生產的剩余價值,也屬于絕對剩余價值,因為這相當于在一個工作日中勞動支出增加了,是變相延長工作日。
(2)相對剩余價值:延長工作日受到工作日界限的限制,而且會遭到工人階級反抗,因為資本家會采取另外一種提高剝程度的方法,即在工作日長度不變條件下,由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延長剩余勞動時間而產生的剩余價值,叫做相對剩余價值。
【考點】資本主義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質一一資本主經濟制度的本質特征
29.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資本輸出國有哪些作用。
【答案】
(1)為過剩資本找到出路,獲得大量高額利潤和利息。
(2)是控輸入國的重要手段。
(3)是輸出國擴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
(4)強化了金融資本在世界經濟、政治上的統治地位。
【考點】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一一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與發展
30.為什么說無產階級的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最廣泛、最初底、最深刻的革命。
【答案】
(1)無產階級革命是要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的社會革命。
(2)無產階級革命是最終要徹底消滅一切階級剝和階級統治的革命。
(3)無產階級革命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運動。
(4)無產階級革命是不斷前進的歷史進程。
【考點】社會主義的發展及其律一一社會主義五百年的歷史進程
三、論述題(32。每題10分,共20分)
31.試述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統一原理及現實意義。
【答案】
二者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要正確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必須正確處理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關系。
(1)主觀能動性:人的實踐都是在一定意識、目的指導下的活動。客觀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們不能創造或消滅規律,任意地改變規律。
(2)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的提,要從實際出發,按規律辦事;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又必須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只有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反復實踐,深入研究,才能把事物內部的必然規律示出來。
(3)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各項工作中,必須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實踐熱情和科學的求實態度結合起來。既要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又要踏踏實實,按規律辦事。
【考點】物質世界及其發展律一一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32.試述兩對社會基本矛盾之間的關系以及社會基本矛盾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答案】
(1)生產力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作為社會的經濟基礎又決定社會的上層建筑,所以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起著主導作用。
(2)生產關系對生產力有反作用,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經濟基礎又是聯系上層建筑和生產力的中間環節,所以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解決,又有賴于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的解決。
(3)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制約和決定著其他各種社會矛盾,決定著整個社會的面貌,決定著社會發展的必然階段和客觀趨勢,決定著社會形態由低級到高級的演進。
【考點】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一一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33.試述貨幣的起源、本質和能。
【答案】
(1)貨幣的產生和起源是產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并不是聰明人的發明,也不是人們協商的結果。
(2)貨幣的本質: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它體現著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
(3)貨幣的職能:貨幣的五種職能是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最基本的職能。
【考點】資本主義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質一一資本主義制度的形成。